现在时间: 
类别
首页主页 > 要闻动态 >
【全国两会】王宝山委员:关于提升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的提案
时间:2022-03-13 15:21 点击: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工作,对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合理有效的疾病流行早期控制机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1.重治疗轻防护思想观念阻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2.预警系统资源配置需优化,预警指标体系和网络不健全。

3.疾病监测信息利用率低,信息欠协同,监测报告系统反应速度慢。

建议

)建立预警机制,提前识别危机。应建立以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为主的公共卫生事件控制中心,负责监测和申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情况。鉴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病源、寻找治疗方法、观察疫情变化、及时向国家卫健委通报对公共健康有影响的所有情况以及提出预防疾病传染的措施。通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网络广泛搜集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病的季节、地区等有关信息,分析疫情的发作规律,力争做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早期警报乃至疫情预报。并定时、定期在网上公布疫情周报,若有严重疫情,有关信息在网上随时更新。

)规定和固化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完善可操作性的制度与指南。我国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预警多为原则性和较笼统的规定,大多只是强调了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制度,可操作性较差。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作出预警可能会对社会公众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引发不定情绪,更需要在制度文件中进一步细化流程和职责,使得预警建议与预警发布过程更加规范、谨慎、透明,这样才会更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与应急处置。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监测预警认知与工作水平。应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体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设置公共卫生科室和公共卫生医师岗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配备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并具体落实疾控任务,形成分工明确、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激励机制,健全相应的薪酬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吸引高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在待遇、科研经费、职称晋升等方面基于政策倾斜,建立人才培养和人才合力流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优化预警系统的资源配置,完善预警反应措施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立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现有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进行优化重组,引进优秀人才,并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培训,加强对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和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增加利用监测数据进行预警的原理和技术的培训。在硬件上加强实验室的建设,配置先进的设备,提高快速筛查诊断能力和公共卫生实验室监测能力。

)建立垂直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问责制明确政府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公民责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明确的责任体系的建立,使政府能有序组织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和控制。同时明确公民的责任,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接受传染病的隔离治疗、配合流行病的调查、必要时接受公民人身强制等,使全社会责任明确,团结协作。同时对没有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早期预报和有效处置。

)加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精确度,提升疫情预警的快速性。医疗系统工作人员和单位发现非常规疫情患者苗头立即向上反映,通过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快速向市、省直至国家卫健委提供信息数据。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员会 最佳浏览分辨率1920×1080 冀ICP备12017414号-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路236号 联系电话:0311-87884212 传真:0311-87884212 邮箱:hbngdxc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