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工党唐山市委会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坚持将界别所长、自身所能与大局所需、民心所向相结合,以社会服务基地为载体,通过订单式、引入型、精准化、互联网四大路径,深耕社会服务“同心”品牌建设,打造“同心助医”“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云端健康”四大特色活动,三年来累计开展活动500余场次,惠及群众逾8万人次,绘就了多党合作服务民生的精彩画卷。 订单帮扶破瓶颈 助医工程暖民心 市委会瞄准基层医疗“供需错配”痛点,自2021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同心助医工程”行动,创新推出“十百千”计划,即建立10个同心助医工程基地,组建百名专家库,培训千人次乡村医生。现已在滦州、丰润、滦南、迁安等地构建“1+3+N”服务网络——以1个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基地为引领,3个省级示范基地为支撑,N个市级基地为延伸,通过“订单式”精准帮扶机制,形成“基层开单、专家接单、跟踪评单”闭环服务体系。 
结合各个基地不同帮扶需求,市委会打出了一套包括义诊咨询、技术培训、巡回坐诊、教学查房在内的订单式帮扶“组合拳”。针对设在居民社区的天承锦绣社区“名医工作室”、河北里社区“同心”帮扶基地,创新“云约诊+现场诊”双轨制,根据居民就诊需求精准选派专家,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针对设在乡镇卫生院的榛子镇中心卫生院、王官营中心卫生院等基地,实施“1+3”造血模式,1个专家团队带教3类技术(诊疗规范、设备操作、病例管理),累计开展右腕管松解减压术等17项新技术,填补基层医疗空白,推动城乡基础健康服务均等化;针对设在专科领域的迁安老干部局医院帮扶基地,重点提供内分泌、泌尿外科等特色专科帮建,助力补短板强弱项,协助走上特色发展“快车道”。

引智帮扶促协同 京津冀联动树标杆
在农工党河北省委会的统筹部署下,市委会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与京津冀农工党组织对接,开展“同心·协同发展”帮扶,协调农工党中国医学科学院委员会走进滦州市人民医院、滦南县医院等基地,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实现人才资源共享的常态化帮扶。 
市委会邀请阜外医院、协和医院、中国肿瘤医院等各学科医疗专家定期来唐,深入帮扶医院各科室,开展门诊坐诊、病房查房、手术示教、前沿讲座,对基层临床诊疗工作进行多角度现场指导,帮助拓宽诊疗视野,提高复杂病症的诊治能力。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手术近百人次,会诊病人2000余人次,指导开展心脏射频消融术等高难度手术30余项,使唐山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北京优质医疗资源。

精准帮扶助振兴 和美乡村展新颜
滦南县张麻湾村服务基地作为市委会“乡村振兴同心服务基地”,是市委会进一步拓展党派社会服务广度和深度,全力打造的“同心·乡村振兴”样板工程。市委会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重点在“引、联、推”上下功夫,实施“三化”帮扶,从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风民俗等多方面对张麻湾村进行重塑打造,助力实现全方位、全域性提升。 
村庄规划特色化,引入河北铭嘉工程设计团队,免费制定整体提升特色规划设计,减免设计费24万元;联合协调滦南县委、县政府将“一事一议”、革命老区等帮扶资金向张麻湾倾斜,推进街道硬化、绿化、美化工程,昔日“脏乱差”的张麻湾村,人居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宜居、靓丽,各界高度评价,群众拍手叫好。产业培育链条化,携手北京星纪开元科技(唐山)有限公司、河北天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帮扶筹建认养农业体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文旅融合区,助力该村大棚蔬菜种植、鸡毛掸子、百年牙医、满族文化等本土特色产业发展;与张麻湾村签约“携手共建、聚力赋能”助力乡村振兴认养农业项目,组织全市农工党党员自愿参与认种认养大棚菜活动,逐步帮扶张麻湾村构建“认养农业+非遗工坊+康养旅游”产业矩阵。治理模式现代化,会同市台联会、总商会、音协等单位,组建7个专项工作组,采取“党派+协会+企业”协助推进乡村自治、德治与法治的模式,实现村务运转规范化、制度保障系统化、风险管理精准化、群众参与便捷化。

通过市委会的系统帮扶,张麻湾手工鸡毛掸成功申遗,荣获“唐山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大赛金奖”“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等奖项,迅速火遍全网;全村蔬菜大棚增至213座,绿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55户,该村集体经济从2023年的5万元,提高到2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2倍,实现从“后进村”到“网红村”的蜕变。
云端赋能筑通道 健康e路惠万家 市委会联合唐山市健康管理师协会,依托知行职业培训网络平台开展“同心·云端健康”直播课,创新实施“科普+培训”双轮驱动模式,以数字赋能破解时空限制,成为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知识图谱的“云端健康讲堂”,被广大网友亲切称为值得蹲守的“健康黄金档”。 
市委会精心筛选100名副高以上职称医疗专家党员组建“百名专家”讲培团,以确保直播课的专业化水平和受众普及度。这些来自三甲医院重点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在直播中实施“科普+培训”教学模式,既能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等专业领域为基层医务人员传道授业,助力提升诊疗能力,也能将《常见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怎么预防》等实用知识转化为百姓语言,面向大众开展健康宣传。扫码即学的便捷模式实现全天候课程回放、全流程互动答疑、全方位媒体传播,单场直播最高获2万多点赞,38期系列课程累计获赞50万+,惠及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近4万余人次,真正让健康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系统化、品牌化、长效化的社会服务实践,农工党唐山市委会“同心”品牌构建起“城市—县域—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形成“输血+造血+活血”的良性循环机制,相关工作获农工党中央网站、《中国新闻报》《团结报》等众多中央级媒体专题报道,创新案例被农工党河北省委会全省推广,走出了一条具有唐山特色的民主党派服务社会新路径。
|